期刊信息
曾用名:量子电子学
主办: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;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家研究院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1007-5461
CN:34-1163/TN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影响因子:0.365217
数据库收录:
文摘杂志;北大核心期刊(2000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化学文摘(网络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1-2012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3-2014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5-2016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无线电电子学;物理学
期刊热词:
学术活动_第十三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
电子取证与检察业务融合 察微析疑提升办案质效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图①: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电子取证团队对手机数据进行专业分析。 图②:山东省乐陵市检察院技术人员在进行电子介质数据检验。 图③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电子证据团队正在
图①: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电子取证团队对手机数据进行专业分析。
图②:山东省乐陵市检察院技术人员在进行电子介质数据检验。
图③: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检察院电子证据团队正在研究李某盗窃、信用卡诈骗案取证方案。
图④: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技术人员正在对涉案手机进行图片提取。
编者按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、处理、传输,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,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电子数据进行获取、分析、鉴定,便是电子数据取证。在具体办案过程中,检察技术人员在协助检察官审查证据、开展自行补充侦查时,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有效解决专门性问题,为完善证据链条、查明案件事实起着关键作用。本期智慧检务聚焦如何通过电子取证技术获取关键性证据,为司法办案提供技术支持,敬请关注。
研判电子数据破解“犯罪密码”
重庆:“神秘”技术团队找准案件突破口
□记者李立峰通讯员张博彭静蔡阳
让被删除的手机短信揭开案件真相,让被恢复的电脑硬盘还原犯罪记录、揪出幕后黑手……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,电脑、手机等电子设备已成为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工具,所记录的电子数据也成为常见的证据形式,频繁地出现在刑事、民事、公益诉讼等各类案件中。
在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检察业务保障部,有一个“神秘”的团队:四名清一色的理工技术男,常年与各类电子设备打交道,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,能让电子数据发挥关键作用。他们就是电子取证团队。
他们有着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?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子取证团队的日常。
走近电子数据:“沉默的现场知情人”
在摆满了各种高端精密仪器设备的电子数据实验室里,身着白色防尘服,一双双眼睛注视着面前的电脑屏幕……
电子取证团队负责人刁文韬和同事不停地“扫描”着电子数据。在他们面前的各种手机接口多达几十种,这些设备就是该团队平时工作时随时要用到的“工具”。
“无处不在的电子设备时刻默默地记录着各种各样的痕迹,电子数据就是‘沉默的现场知情人'。”刁文韬说,由于电子设备形成的数据库能够勾勒出使用人的生活习惯和轨迹,电子取证团队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其中所掌握的各种数据进行侦查、解读和鉴定,为破解疑难、复杂的案件找准突破口,为案件成功办理提供技术支撑。
在他看来,成功提取到犯罪嫌疑人手机里存有的通话记录、往来短信、银行转账记录等信息,就有可能补足证据链条的关键部分,从而有效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。
提取手机信息:攻破“零口供”贩毒案
原以为“零口供”就能逃避法律制裁,不料,这样的“美梦”却被电子取证团队击碎。
2019年3月,在一起重大运输贩卖毒品犯罪案件中,犯罪嫌疑人李某拒不交代任何与案件有关的问题。面对证据匮乏的情况,还原案件事实的希望寄托在李某随身携带的三部手机中。
“既然无法从犯罪嫌疑人处得到口供,我们就从电子证据入手。”刁文韬回忆,电子取证团队接受公诉部门委托,对涉案手机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。他们利用技术手段花费10天时间从多部手机中提取出几十万条记录,将“碎片化”的电子数据进行整理。
“从数据到信息,这是一个归集、收敛、提炼的过程,我们要实现的是从虚拟空间事件到现实空间事件的映射。”刁文韬说。同时,该团队还邀请办案检察官走进实验室针对案情进行研讨,将李某和同伙的聊天记录、行踪轨迹、被抓获地点等信息,与案发地调取的监控录像进行综合比对分析,梳理时间线,精准地将李某贩毒的蛛丝马迹一一剥离出来。最终,承办检察官根据团队所作出的电子数据检验报告,将全案证据梳理成完整的证据链。
最终,该案相关客观性证据都被法庭采信,李某被判处无期徒刑。
找准切入口:为出庭公诉提供技术支撑
近年来,网络犯罪日趋多发,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专业化、隐蔽化,这也给电子取证团队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在一起涉及计算机网络的新型刑事犯罪案件中,2015年至2016年底,余某等3人研发了一款A软件在网上进行售卖。不法分子通过安装该软件,可修改手机硬件参数,将当前手机模拟成另外一部手机,从而突破互联网平台安全机制,隐藏真实身份信息,从而实施犯罪。
文章来源:《量子电子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lzdzxb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424/836.html